跳到主要內容
封面圖片
南港山下,四分溪旁,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正式設立於2011年7月1日,「中研法學」在此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本所之設,緣李遠哲博士擔任本院院長期間,於1999年10月成立「法律研究所設所規劃委員會」,由第五屆司法院大法官馬漢寶先生擔任召集人,歷經七次集會討論,於2000年6月30日提出「設所規劃案」報院。經評比程序,惜未獲通過。

越三年,李遠哲院長於2003年12月重新聘請七位委員,組成「法律學研究所籌設諮詢委員會」,由第六屆司法院大法官王澤鑑先生擔任召集人,再次規劃設所事宜。委員會於評估當時國內法學發展現況及可資運用的學術資源後,本於中央研究院為國家學術研究最高機構的使命與定位,研擬法律學研究所設所規劃案,議決四項基本構想:

一、以創新的精神,突破國內法學研究瓶頸,開創法學研究新局。
二、規劃重點研究領域,集中資源,運用優勢,締造卓越,爭取國際肯認。
三、彈性研究組織編制,以利研究人力相互交流與自由組合,期能發揮整合效用,激勵良性競爭。
四、整體規劃、階段實施,循序漸進,俾能保持機動,切合實需。 

籌設諮詢委員會歷經三次密集研議會議後,依循上述基本構想,於2004年3月提出「設所規劃書」,經評比通過,順利於同年7月1日報奉總統同意,成立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由湯德宗研究員擔任籌備處主任。

籌備處成立伊始,本院由院內各所移撥7名專任研究人員(計3位研究員,3位副研究員及1位助研究員),組成研究骨幹,並按「設所規劃書」的基本構想,逐年進用研究人員。經過全所同仁七年的戮力經營,本所研究人員於2011年初成長至17名(計1名特聘研究員、2名研究員、6名副研究員及8名助研究員),同時合聘2名國立台灣大學教師(合聘研究員及合聘副研究員各1位)。
2011年4 月23日,「法律學研究所正式成所案」獲本院評議會審查通過,報請總統核准後,經翁啟惠院長核定於2011年7月1日正式成所。


本所現況

本所於2011年7月成立,湯德宗特聘研究員為首任所長,任職至同年9月30日,轉任司法院大法官。其間,由王汎森副院長代理所長一職,至2012年1月17日止,由前司法院大法官林子儀特聘研究員接任所長,並於2014年9月26日起,由李建良研究員兼任副所長。2019年1月31日,林前所長卸任,同年2月1日,李建良特聘研究員接任第三任所長,同時由簡資修研究員任副所長。

本所目前聘有17名專任研究人員(計1名特聘研究員、7名研究員、6名副研究員、2名助研究員,及1名研究助技師)、3名合聘研究人員(計3名合聘研究員)及3名兼任研究人員。未來仍將視本院核定員額及經費狀況,進用優秀研究新血,俾求穩健成長、共創新猷。

本所以建立法學研究典範,深化臺灣法治建設,引領臺灣法學研究社群邁向國際學術頂尖為宗旨。成所之路,起步維艱,為因應所務格局及研究需要,初以六大重點研究領域為框架:一、憲政體制與人權保障;二、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三、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四、法律思想與社會變遷;五、大陸與港澳法律發展;六、司法制度、司法行為與立法學,由研究人員組成研究群組,結合新興法學議題,分就各自專業領域設定研究主題,提出研究計畫與執行方案,定期舉辦國內及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以發表論文或出版專書等方式,呈現研究表現,累積學術成果。多年來,在同仁們齊心戮力下,本所已在臺灣法學圈占有一席之地,並朝立足於全球法學社群而努力。

展望未來,本所除延續研究組群運作模式,強化核心研究團隊,鞏固相對優勢外,將逐年增聘研究新血,廣結學術社群,提升研究能量,優化學術活力,創造重點領域,以期逐步邁向設所規劃書所定的中程目標——「樹立典範、擴展優勢」與長程目標——「開花結果、嶄露國際」。 


本所特色與願景

本所作為國家級學術研究機構,毋需擔負常規性的教學任務,與國內大學法律學院、系、所的功能非全然相同;歷年推動的六大研究領域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旨在發揮國家級研究機構的特性與優勢,著重於優秀法律學術人才的培育、賡續法學研究基礎的深耕,以及致力新興前瞻領域的開拓,此不僅有別於一般大學的學科分布,亦與傳授國家考試(律師、司法官)及實作知識為導向的高教系統,明顯有間。要而言之,厚實法學研究基礎,引領國內法學研究,提升法律學術水準,進而在國際法學界佔有一席之地,乃「中研法學」的核心理念,自期務必達成下述四大願景:


一、突破我國當前法學研究的瓶頸

本所之所由設,不僅宣示法律學為一門獨立的基礎學科,更亟思突破國內法學研究遭遇的瓶頸。近年來,我國法學高等教育急速擴張,各大學法律系所紛立,專任師資充足,培育法律學子,不遺餘力。然因法學教育過度偏重實務法律人的養成,以國家考試為導向的法學教育嚴重侷限國內法學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是為本所首要突破的瓶頸。

盱衡國內法學研究現況,部分停留在「法條詮釋」階段,部分屬單向介紹外國相關法規學說的「比較研究」,部分則囿於「總論性」或「概念性」的法學取徑,既未能針對我國實際需求、謀求通盤解決方案,亦欠缺對外國法制的全盤瞭解,難以客觀檢討其間利弊得失,更因鮮少深入探索各部門法領域及其實況,以致理論研究與實際需用出現重大落差,為本所致力突破的瓶頸之二。

觀察時下以研究實定法規範為務者,不是流於抽象概念詮釋,就是輕忽規範結果的經驗考察。法院裁判的系統研究、法律施行結果的實證調查,乃至規範(立法)形成的政策分析與影響評估,可謂闕如。法學研究若欠缺本土經驗的實證探察,忽略法律與社會的有機關連,實難發展出有效統治社會的法律規範。此一重大瓶頸,本所念茲在茲、亟欲突破。

除法學研究的深度、廣度及法規範效度的問題外,法律學與其他學科的科際整合、國內法學界與國際法律社群間的交流與接軌,以及國內法學研究水準與國際能見度的提升,攸關臺灣法學的定位與存立,自亦是本所致力突破與開展的方向。


二、領導建立本土法學研究典範

人類文明的發展,法學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環顧當前先進法治國家,法學莫不屬於學術研究的重要環節,備受重視。西方法學之興,可遠溯自古羅馬時期,拜查士丁尼法典成之賜,羅馬法大全研究蔚為風潮。古典法學深受寺院派學風的影響,以註釋方法鑽研法律,久之乃形成機械邏輯式的實證法註釋學。其間,雖有目的論、利益說等具自由主義色彩的現代法學,與之爭鳴,抑或有英美法學與歐陸法學的交互激盪。然無可諱言,法學研究及法律解釋流於機械形式邏輯,甚而與社會規範需求脫節者,仍所在多有。臺灣繼受他法,所受影響,更有甚之。

近世紀以來,法學由人文科學跨足社會科學領域,蓬勃發展;法治為當今各國之根本,蔚為主流。法學是一門實用性的規範科學,若要使法律成為有效治理社會的規範工具,法學研究須敏銳洞察本土社會現象與法律的互動關連,重視法規範的實證考察。本所自期,務以科學化的法學方法、縝密性的體系思維,領導國內法學界逐步建立法學研究的各項典範,加速法學知識的系統化累積,再造法學研究的知識源泉。


三、善盡法治建設與實現正義的社會責任

我國經歷動員戡亂與戒嚴時期,在威權體制下,法治理性與法制公信遭到扭曲、嚴重受損,遷延及今,亟待確立。臺灣在政治民主化的過程中,舉凡憲政體制、經濟秩序、福利制度等歷有巨大變革,階段性的憲政成果與法治成就得來不易。通視全球在地先進法文化,無不正視法治建設的重要性,如何在科技快速發展與社會不斷變遷中,從深化法學研究根柢、建立客觀理性法論述入手,提升社會整體的法治信念,使法律成為體現正義的社會規範,促使臺灣早日邁向正常成熟的法治社會,為本所作為國家最高法學研究機構無可旁貸的社會責任。


四、配合中研院研究發展的整體需求

本院現設有「人文及社會科學組」、「數理科學組」及「生命科學組」三學組。數理科學與生命科學各有所長,大體而言,規模與發展已趨健全。相對來說,人文及社會科學各所的組織建置與功能定位,則猶需調整。本所之存在,除使法律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得以充分發展,助益於國家法治的長遠建設外,更可與本院社會科學各基礎學門之間進行深度交流,充分發揮互補功能,並使本院社會科學基礎學門的研究資源配置,臻於合理有效。不僅如此,自然科學理論研究或實驗,無可避免涉及各種法律管制問題,尤其應用科技相關研究所生技術移轉等利益衝突課題,多年來層出不窮。本所設立之初,即將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暨實證研究納入規劃,延攬專才,全力投入科際整合、實證分析與跨領域相關法律課題的鑽研,並相繼成立法實證研究中心及資訊法中心,以建立連結、強化運作。未來,本所將持續延攬具科技專長的法學人才,有效回應科技對法律的挑戰,並配合本院研究發展的整體需求,引領自然科學與精神科學整合與匯流的前瞻發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歷任所長
 
姓名 職稱 任期
湯德宗 籌備處主任 2004/07/01~2011/06/30
湯德宗 所長 2011/07/01~2011/09/30
王汎森 副院長兼代理所長 (代理期間)2011/10/01~2012/01/16
林子儀 所長 2012/01/17~2019/01/31
李建良 所長 現任,2019/02/01~迄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學歷 經歷 研究專長
王澤鑑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1.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系主任
2. 司法院大法官(1994-2003)
民法
王泰升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法學博士 1.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台大講座教授
2.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2007-2009)
3. 台大出版中心主任(2016-2020)
台灣法律史、傳統中國法、法律與社會
朱敬一 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 1.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2000-)
2.中華民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團常任代表(2016~2019)
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2012-2014)
勞動和人口經濟、法律經濟、公共經濟
李震山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1.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教授(2004-2007)
2. 司法院大法官(2007-2015)
憲法、行政法、警察法
翁岳生 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 1. 司法院大法官(1972-1999, 2003-2007)
2. 司法院院長(1999-2007)
憲法、司法制度、行政法、行政程序、行政救濟
陳弘毅 香港大學法學學士,美國哈佛大學法學碩士 香港大學法學院鄭陳蘭如基金教授席、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1996-2002) 憲法、行政法、法哲學
陳忠五 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法學博士 1.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2012-2015)
2.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民法
許玉秀 德國佛萊堡大學刑事法學博士 1.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1993-2003)
2. 司法院大法官(2003-2011)
3.模擬憲法法庭暨模擬亞洲人權法院發起人
刑法、憲法、憲法訴訟法、刑事證據法
黃昭元 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1.司法院大法官(2016-)
2.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
 
憲法、國際公法、國際人權法
廖義男 德國杜賓根大學法學博士 1.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院長(1999-2002)
2. 司法院大法官(2003-2007)
憲法、行政法、競爭法、土地法
鄧育仁 南伊利諾大學哲學博士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所長(2018-)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2020-)
政治哲學、隱喻、心智與語言學、認知科學與哲學
林子儀 美國康乃爾大學法學博士 1.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2012-2019)
2.司法院大法官(2003-2011)
憲法、言論自由、隱私權、資訊法、
本所學術獲獎
(自2011年創所至今)
年份 得獎者 獎項
2023 劉靜怡 國科會112年度「傑出研究獎」
2023 林建志 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成果獎
2023 陳舜伶
楊雅雯
歐盟 Horizon Europe 計畫補助
2023 黃松茂 國科會112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2022 廖福特 中央研究院深耕計畫
2022 王泰升 國科會「傑出特約研究員獎」
2022 李建良 國科會111年度「傑出研究獎」
2022 陳禮工 國科會111年度「博士後研究人員學術研究獎」
2022 林建志 國科會111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2020 王泰升 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獎」
2020 邱文聰 美國傅爾布萊特(Fulbright)資深學者研究獎助金
2020 黃舒芃 美國傅爾布萊特(Fulbright)資深學者研究獎助金
2020 黃丞儀 中央研究院前瞻計畫
2019 黃舒芃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
2019 陳舜伶 科技部108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研究獎勵
2018 蘇彥圖 中研院法學期刊論文獎
2018 張永健 中研院法學期刊論文獎
2018 黃丞儀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2018年度研究獎助(京都大學法學部訪問學者)
2018 李建良 德國國家法教授協會(Vereinigung der Deutschen Staatsrechtslehrer)成員
2018 王泰升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出版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補助」
2018 王泰升 中央研究院2018年「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2017 吳宗謀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組年輕學者赴國外進修
2017 張永健 臺灣法學基金會「2017健全不動產市場法制研究論文獎」第二名
2017 張永健 中央研究院前瞻計畫
2017 黃舒芃 中央研究院深耕計畫
2016 廖福特 美國傅爾布萊特(Fulbright)資深學者研究獎助金
2016 王鵬翔
張永健
中研院法學期刊論文獎
2016 張永健 臺灣法學基金會「2016健全不動產市場法制研究論文獎」第一名
2016 張永健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年輕學者創新獎」
2016 許家馨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法中心訪問學人獎助
2016 許家馨 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獎助
2016 李建良 中央研究院深耕計畫
2015 張永健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出版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補助」
2015 張永健 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
2015 張永健 中央研究院2015年「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2015 黃舒芃 奧地利Hans Kelsen研究中心國際通訊學者
2014 黃國昌 中央研究院前瞻計畫
2014 黃舒芃 中央研究院2014年「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2014 黃舒芃 科技部103年度「傑出研究獎」
2013 王泰升 國科會101年度「傑出研究獎」
2013 鍾騏 中央研究院2013年輕學者進修獎助
2013 黃國昌 中央研究院2013年「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2013 張永健 中央研究院2013年「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專書獎」
2013 吳全峰 科技部102年度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獎助
2013 吳全峰 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獎助
2013 黃舒芃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年輕學者創新獎」
2013 黃舒芃 德國國家法教授協會(Vereinigung der Deutschen Staatsrechtslehrer)成員
2013 李建良 國科會102年度「傑出研究獎」
2013 李建良 國科會102年度補助科學與技術人員國外短期研究案
2013 廖福特 中央研究院前瞻計畫
2013 林子儀 中央研究院深耕計畫
2013 王泰升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法學院「傑出校友終身成就獎」
2012 黃國昌 美國傅爾布萊特(Fulbright)資深學者研究獎助金
2012 黃舒芃 國科會100年度「傑出研究獎」
2012 李建良 中央研究院主題研究計畫
2012 李建良 中央研究院101年度「胡適紀念研究講座」
2012 林子儀 第五屆馬漢寶法學講座
2011 黃國昌 中研院法學期刊論文獎
2011 王鵬翔 國科會100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2011 黃舒芃 中央研究院2011年「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